2021-11-12 16:01:46 0
截止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3萬臺,約占全球產量1/3。其間,我國核心零部件和操控系統自主研發才干增強,涌現了一批立異型機器人企業。比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出國內具有徹底自主知識產權的精細擺線針輪減速器并投入生產,固高科技、新時達等企業相繼開發出國產操控器系統。
計算機視覺、語音辨認等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立異,服務機器人智能化提高。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服務機器人工作,大疆、科沃斯、小i機器人等創業企業也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我國機器人工業現在開展怎么樣?工業機器人產量約占全球1/3!因而工業機器人維修的企業配套服務必不可少。
現在關鍵上市公司營收、盈余持續添加,2017年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凈利潤達250億元。國內關鍵機器人上市公司開展穩健。截止2018年3月31日,滬深兩市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共70家,分布在17個省市,其間廣東、江蘇、浙江機器人企業多;上市板塊分布適當,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各占約1/3;14家公司市值已超百億元。
除了相關企業借力工業機器人的迸發迎來成果添加。相關省份也開始發力機器人領域。筆者從江蘇省相關部分獲悉,傳統的工業大省江蘇在機器人整機制作和系統集成、產學研協同立異、智能數控和機器人使用等方面均具有較好基礎,已規劃建設了昆山、張家港、南京、常州、徐州等5個機器人工業園,南通海安機器人小鎮等。常州、昆山等關鍵開發區率先發力,機器人工業集聚才干快速提高。
2017年,機器人公司全體經營情況較達觀,添加勢頭弱小。70家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經營收入總額達4550.74億元,同比添加近36%,高于深市悉數上市公司總營收增速以及創業板總營收增速;凈利潤總額達250億元,同比添加約10%。
到2018年上半年,江蘇已有機器人相關企業2200多家,機器人本體位列全國銷量前二十的企業有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