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16:08:09 0
近年來,跟著國際制造業自動化展開潮流的降臨,國內工業制造業正在加速轉型,對于自動化軟件及硬件設備的需求都居高不下,在這個過程中,工業機器人的商場需求正在強勁上漲,機器人作為現代電子與軟件技術的集合體,對于相關工作的展開,特別是伺服系統商場促進作用非常顯著。
在工業機器人中的運用
對工業機器人關節驅動的電動機,要求有功率質量比和扭矩慣量比、高起動轉矩、低慣量和較寬廣且滑潤的調速范圍。特別是像機器人結尾執行器(手爪)應采用體積、質量盡可能小的電動機,特別是要求快速響應時,伺服電動機有必要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而且具有較大的短時過載能力。這是伺服電動機在工業機器人中運用的先決條件。
我國伺服系統展開現狀
由于我國在伺服系統相關技術展開較晚難以與國外品牌比賽,直到2000年,我國加入WTO,我國企業在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前提下,開端自主研制伺服系統。至此,我國的伺服系統的商場份額有所提高。到了2011年商場容量60多億元,比上年添加22.0%。2012年,由于國際經濟的影響以及國內供求問題導致伺服商場下滑14.9%。直到2013年下半年,伺服商場才開端逐漸回暖,上升起伏在5%左右。到2014年,商場容量重回60多億元,添加起伏為9.5%?,F在我國的伺服系統商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有大半壁江山。而一批國內企業也在劇烈的商場比賽中逐漸生長起來。
現在,國外品牌占有了我國溝通伺服商場近80%的商場份額,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則以具有約50%的商場份額而雄踞首位,其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功用水準比較契合我國用戶的需求,以良好的功用價格比和較高的可靠性獲得了穩定且繼續的客戶源,在中小型OEM商場上特別具有獨占優勢。
歐美品牌中,美國以羅克韋爾(rockwellautomation)、丹納赫(danaher)、帕克(parker)等出名,而德國則具有西門子(siemens)、倫茨(Lenze)、博世力士樂(boschrexroth)、施耐德(schneider)等品牌前鋒,英國ControlTechnology、SEW也有適當的優勢。這些歐美品牌總的商場占有率大約在20%。
除日本、歐美伺服品牌外,以東元(TECO)和臺達(Delta)為代表的臺系伺服在大陸商場的推廣也如火如荼,其技術水平緩價格水平居于進口中端產品和國產品牌之間,商場占有率從幾年前的微乎其微提高到大約10%。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廠商的政策客戶均歸于機械工作,這將加重與同將政策商場定位于此的南京埃斯頓等國產品牌之間的比賽。
我國國內的品牌主要有和利時電機、華中數控、廣數、蘭州電機等,大略核算,聲稱推出伺服產品的國產廠家不下20個。國產品牌產品功率范圍多在5kW以內,技術路線上與日系產品挨近,現在總商場占有率在10%左右。
展望未來,跟著伺服價格的不斷下降、伺服商場接受度不斷上升,中低端商場有非常大的添加空間,因此本土廠商仍將有很大作為;一起臺灣、日本廠商也將在整個商場的擴大中獲益,歐美品牌的商場占有率將逐漸下降,但仍將保持很高的毛利水平。